找到相关内容52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空法师有关迷信通灵附体之说明

    。学佛者以此为戒,更应明智,慎勿随波逐流,免遭鬼神戏弄,破坏佛法形象。   佛法教人解决种种问题之道,均以彻底放下妄想、分别、执着为总纲,深信因果、至诚忏悔、断恶修善、一心念佛为原则。果真力行实践,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通灵|迷信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21431289458.html
  • 六度的生起次第、胜劣次第、粗细次第

    法相,佛陀都已善为安立。佛语字字句句都体现了大智慧。佛以尽所有智照见一切差别相、一切缘起、一切道,因此宣说了六度总纲。我们学习四谛,从最初的鹦鹉学舌,到学习大论之后,知道仅仅“苦集灭道”四字,就包含了如海般深广无量的法义。同样,此处佛说六度,具有种种数量决定、次第决定的道理,成为摄尽一切菩萨道修要的大总纲。对此,越往后面越能充分体现。 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六度|次第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7/13134027064.html
  • 关于以戒为师

      佛法的总纲是戒、定、慧三学,修学佛法的次第是持戒修定,开发智慧。从佛学思想体系的结构来说,人间佛教思想的含义与要求是非常明确的。也就是说,人间佛教的总纲也是戒定慧三学。在这方面,太虚大师同样有许多非常剀切的言教。他说过:“戒定慧三学应先修习戒学为基本,所谓由戒生定,依定发慧。戒为定慧之基,定生后,戒即与之相应而成为定共戒;慧发后,戒即与慧相应而成为道共戒。戒能生定者,以戒具足后,理得心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5243091.html
  • 斋僧——跨越“此岸—彼岸”的桥梁

    总纲,正如《孝经》中说:“夫孝,德之本也。”而佛家也把孝看成是最高的善行,戒律之总纲,如《忍辱经》云,“善之极,莫大于孝;恶之极,莫大于不孝。”  2)以感恩的心,面对世界。佛教不仅主张要报父母恩,更应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0874660.html
  • “禅宗六祖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”成为热议话题

      他认为,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中提出了“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”的科学命题,并把“团结信教群众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”写入了新修改的党章总纲就是最好的证明。   ...

    佚名

    |话题|和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12/08530032597.html
  • 《禅林问对》——理入和行入

    这里。什么叫“四行”呢?一是报怨行,二是随缘行,三是无所求行,四是称法行。   [点评]   “二入四行”是达摩面壁禅的修行总纲。“二入”指“理入”和“行入”,“四行”指报冤行、随缘行、无所求行、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2846480.html
  • 生活禅提纲

    正信的核心,  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,  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,  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。  ·坚持正行:  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,  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,  以六度为修学的正行,  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1253451.html
  • 喜饶嘉措——朝觐心灵的圣地

    与《现观庄严论》二论的见地,藏地大德意见分歧。依宗喀巴大师所许,此二论究竟意趣属第二转***,为中观应成派义。《现观庄严论》是整个般若经的总纲,其中的“八品、七十义”是般若经乃至全部佛法的归纳总结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1459151.html
  • “自净其意”的意义

    “自净其意”的意义  “自净其意”出自七佛通戒偈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;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这是过去七佛对佛弟子的共通教诫,也可以说是佛法修行的总纲,意思是说:透过持守戒律,广修善法,净化心念,而使身口意三业清净。   其中“自净其意”是佛法修行的核心,然而要达到心念的清净并不是一蹴可几,所以佛陀为我们开演了次第法门,首先便是“诸恶莫作”严守戒律,从身口二业来规范自己,比如持守“五戒”:不杀生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2760846.html
  • 从孝道看人类文化的共性

      从孝道看人类文化的共性  文/净因法师   一幢住著不同种族人的房子失火了,重视金钱的犹太人首先抢出钱袋,重视爱情的法国人首先救出情人,重视孝道的中国人则首先背出了老母。这则幽默故事常用来反映中华民族重人伦、讲孝道之文化特征。儒家把“孝”看成是一切伦理道德之总纲。正如《论语》云:“百善孝为先。”孝道伦理因而成为五千年来中国伦理道德的基石。  佛教传入中国后,与中国固有的孝道文化相结合,不仅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2574697.html